3月的成都,一场突如其来的面瘫让70岁的革命烈士遗腹子焦大爷陷入焦虑。但当他走出华西第四医院时,不仅重展笑颜,更在医院服务号的留言区写下近600字的肺腑之言,“你们用行动让我知道,优抚不仅是口号,也是真真切切的温暖!”治愈他的不仅是医术,更是华西第四医院对退役军人等优待群体充满温度的医疗优待服务,让“尊崇优待”四个字有了具象化的注解。
红星闪耀
一场跨越时空的双向奔赴
3月28日下午,在华西第四医院第三综合楼13楼神经内科住院部,焦大爷从贴身口袋掏出一份崭新的优待证。“父亲在凉山剿匪牺牲时,我还在母亲腹中。”轻抚证件上的烫金字迹,这位烈士遗孤的声音有些发颤。他轻声讲述:1937年,父亲加入八路军,次年成为129师排长;1943年重伤致残仍坚持作战;1954年主动请缨赴凉山剿匪,最终战伤复发牺牲。作为烈士遗属,焦大爷对“国家关怀”有着深切体会:“但这次就医的优待,是真正直达心坎里的温暖。”
以心为灯
温暖就医全程守护
“刚进医院,导诊员看到我的优待证,立刻带我走了专属通道。”焦大爷回忆道,3月18日,因骑行受凉突发面瘫,他在妻子的建议下走进华西第四医院。彼时,挂号窗口已排起长队,但“退役军人及‘三属’优先”的标识如星火般点亮了他的希望。导诊台工作人员接过他的优抚证件时,目光中透着敬意:“您先登记,我们带您走绿色通道。”
华西第四医院开设拥军专属服务岗
华西第四医院开设拥军专属服务窗口
几分钟内,焦大爷便见到了神经内科门诊的坐诊医生。医生快速完成面神经功能检查后,启动急性面瘫诊疗方案,“您这属于面神经炎急性期,必须马上干预。”医生耐心地解释其病情,并就激素使用可能引发的风险充分沟通:“我们现在双管齐下——激素控制炎症,手法康复防止肌肉萎缩。”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医生团队迅速协调住院部优先预留床位,确保患者能第一时间入院接受系统治疗。焦大爷感慨道,医生始终面带微笑,逐条解答。医生不仅“治病”,更让我感受到“暖心”关怀!
华西第四医院拥军优抚专属入院证
华西第四医院开始拥军导诊服务台
从自助机前的登记,到诊室门口的优先候诊,再到放射科CT室的全程陪同,每个环节都像被按下“加速键”。当焦大爷忐忑地询问床位时,护士轻声一笑:“来得太巧了!有一个床位的病人正在办出院,我们优先把床位安排给您。”焦大爷攥着入院证的手微微发颤,连声道谢。“不用谢,这是你应该享有的荣誉,我们马上把床位给您收拾出来。”听到护士的这句回应,焦大爷不禁湿润了眼眶。从门诊到病房,全程仅2小时,焦大爷望着干净整洁的病床若有所思:“这里是真把我们当家人,为我们办实事,拥军服务不是流于形式。”
医院为焦大爷迅速办理入院就诊手续
更让他感动的是同病房的护理场景。床旁的一位脑梗患者需要频繁吸痰,其他医院大多数都会让家属找护工来做,但这里的护士们总会轻声说:“我们来帮您。”这些细节让焦大爷竖起了大拇指,“护士们没有一句抱怨,没有一句嫌弃,她们态度温和,将病房的每一位患者都视作亲人般对待。”
以心换心
让优抚“落地生根”
住院期间,焦大爷偶然刷到医院的优待政策宣传,更坚定了他要发声的决心。于是,他在医院服务号的留言区写下近600字的肺腑之言。留言里,有对绿色通道的感激,有对医护人员态度的赞赏,更有对医院快速服务的认可......父辈用生命书写的忠诚,在七十年后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回响。临出院时,焦大爷连夜构思锦旗内容,放弃休息的时间定制了两面锦旗送到医院和科室医务人员手中以示感激。他口中只是朴实的评价道:“他们用了心,我也用心回报。”
焦大爷向医院及科室送锦旗表达谢意
作为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首批定点优待医院,华西第四医院通过“优先、优质、优惠”的拥军服务,让退役军人群体真切感受到“退役不褪色,尊崇有温度”的社会关怀。自服务通道上线以来,华西第四医院已为近2000人次优抚对象提供精准服务,满意度评价反响良好。医院负责人表示:“退役军人为国家奉献了青春,我们当以心换心,让优待政策从‘纸面’走到‘心间’。”未来,医院将推出个性化健康管理、团体式上门巡诊等创新服务,为退役军人织就更温暖的健康守护网。
社会公众在华西第四医院微信公众号下纷纷留言
如今,焦大爷的留言在服务号下获许多人点赞。那些关于“优待”“心暖”“关怀”的字句,正化作春日的种子,在医者与退役军人之间悄然生长,绽放出跨越时空的守望与温情。
新闻多一点
官宣啦!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为退役军人等医疗优待对象推出专属医疗优待服务!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挂牌全省首家“退役军人优待医院”,为全国退役军人及烈士遗属等“三属”提供专项医疗优待:
① 体检享全年阶梯优惠(1-3月减免20%,4-12月减免5%);
② 门诊挂号费减半,全年享受“五优先”(就诊、检查、检验、取药、入院);
③ 住院享优先检查及高职称专家团队专属诊疗;
④ 院后随访、军营义诊等延伸服务全覆盖;
⑤ 设“拥军”协诊专线及急诊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