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7 日是第 21 个 “世界高血压日”,主题为 “精准测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长寿”,这一主题在临床实践中得到生动印证。许多高血压患者反映,即使规律服用降压药,仍反复出现晨起头痛、白天精神萎靡等异常症状。52 岁的张先生便是典型病例,他每日遵医嘱服药,却仍感觉头晕、乏力、疲惫,甚至胸闷心慌,血压始终降不下来。经北京某睡眠医学中心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发现,其夜间呼吸暂停发作时收缩压最高飙升至 178mmHg,较白天均值骤增 31%,这才揭开 “隐秘的血压杀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OSA 会干扰夜间血压正常调节,导致患者血压难以控制。
这是许多类似患者的缩影,揭示了睡眠呼吸障碍与高血压存在内在关联。正常血压夜间会下降,但 OSA 患者夜间血压可能出现异常,进而导致整体血压恶化,且仅靠药物难以有效控制,导致药物难治性高血压发生。这种夜间血压的 “隐性攻击” 常表现为 “晨起头痛” 或 “夜尿频繁”,成为都市人的健康盲区,当人们清晨因头痛醒来时,血管可能已在夜间承受多次高压冲击。
黄金猝死期的双重绞杀:为何凌晨成为 “生命高危区”?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中心源性猝死(SCD)占所有心血管死亡的 60% 以上,且高血压及收缩压(SBP)升高会增加 SCD 的风险[1]。在我国,SCD 形势尤为严峻,每年约有 54 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日均超过 1000 人。医学研究指出,高血压患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而凌晨与晨起时段则是猝死的高发时期[2]。当OSA与高血压这两个高危因素结合,会造成什么样的可怕结果?
首先,我们要从OSA的病理机制讲起: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中上气道反复塌陷,导致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引发夜间缺氧。患者常伴有夜间打鼾、憋醒、白天嗜睡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全身多系统损害。据统计,我国约有2.1亿OSA患者,但确诊率不足1%【7】。
而在我们的一天中,有一个特殊的阶段,会导致OSA与高血压对身体的影响同时发生。
这就是OSA 患者夜间猝死风险显著升高的原因【6】。
多数人认为高血压是“白天的疾病”,遵循“勺型血压”规律,即睡眠时血压下降10%-20%【3】。但有些患者白天血压可控,夜间却升高,凌晨3-5点达峰值,正是夜间猝死高发期。这是OSA引发高血压的典型“非勺型”或“反勺型”血压。数据显示,83%的耐药性高血压患者存在夜间血压异常,其中超70%合并中重度OSA【5】。
从 "加量" 到 "控药":全新疗法协助破解共病困局
当高血压遇上 OSA,增加降压药物的种类与剂量已难以奏效。世界高血压联盟明确建议:合并 OSA 的高血压患者,必须同步解决睡眠呼吸障碍,否则血压控制容易陷入瓶颈【5】。而传统一线疗法——正压通气疗法(CPAP)面临依从性不高,适应难度大,患者难以坚持使用的局面,使得OSA的控制效果难以保证。
近两年,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全新疗法——口内负压疗法(Intraoral Negative Air Pressure,简称iNAP)逐渐进入医生们的视野,为共病治疗提供全新选择。
该疗法通过在口腔内形成温和负压,利用物理牵引力将舌头及软腭前移,扩大上呼吸道空间,从源头改善上呼吸道阻塞,减少呼吸暂停与缺氧发生,恢复自然的鼻呼吸。
临床研究表明,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在夜间呼吸暂停相关指标呈现积极改善,部分患者可观察到血氧状态的优化调整。多数治疗案例显示睡眠期间心血管功能指标趋向稳定,部分合并高血压症状的病例在医生指导下可能实现用药方案的合理优化【8】。
更重要的是,这种疗法无需侵入性操作,简单的使用方法,便携式的设计,满足居家及外出使用的需求,目前已获得包括中国、美国及欧洲多国在内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安全性与舒适性获得国际睡眠医学领域认可。
此外,我们还可借助简易的自测方法来初步判断自身是否存在 OSA 风险。
1分钟自测:您是否存在 OSA 风险【9】
每道题的回答分为 是 与 否。
1、打鼾
您打鼾声音大吗?
是
否
2、疲乏
您会经常感觉疲倦、精疲力竭,或在白天也会昏昏欲睡吗?
是
否
3、被观察
有其他人观察到您在睡眠中有呼吸停止吗?
是
否
4、血压
您有高血压,或者正在进行高血压的治疗吗?
是
否
5、身体质量指数
您的BMI超过30 kg/m²吗?
是
否
6、年龄
您超过50岁了吗?
是
否
7、颈围
您的颈围男性大于38cm、女性大于35cm吗?
是
否
8、性别
您是男性吗?
是
否
评估标准:
如果您的答案为「是」的,为3 题以上,您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机率较高;
如果您的答案为「是」的,为3 题以下,您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机率较小;
以上内容仅供科普参考,具体诊疗方案请务必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从 "控制数字" 到 "提升品质":真正的健康需要顺畅呼吸
当我们盯着血压计上的数字时,不应忽视背后的生活本质:
睡好,是一切的基础:告别夜间缺氧,清晨起床不再头痛口干,白天精力充沛,工作效率提升;
和谐,从无声的夜晚开始:停止鼾声如雷的困扰,夫妻同床共枕,家庭关系更亲密;
自由,源于自然呼吸:不被束缚,出差旅行也能享受安稳睡眠,让生活回归本真。
从今夜开始,不妨多关注一个细节:当枕边人鼾声突然中断,别以为是 “睡熟了”,那可能是 OSA 发出的无声警报。及时行动,才能让每个清晨的醒来,都充满自信与活力。
温馨提示:医疗器械的使用应按照说明书要求或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参考文献
[1] Pan H, Hibino M, Kobeissi E, et al. Blood pressure, hypertension and the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Eur J Epidemiol. 2020, 35(5):443-454.
[2] 范国辉,张林峰。心源性猝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J]. 2015, 页数 3(87 - 89), 在线出版日期 2015 - 02 - 06.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23 年修订版 [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3, 31 (10): 937-958.[4]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心血管学组,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与技术分会老年睡眠障碍与心肺血管学组。心血管疾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 (2024 版)[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4, 52 (5): 401-413.[5] 国家卫生健康委高血压诊疗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2023 版)[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3, 31 (12): 1131-1140.[6] 王辰,陈荣昌。睡眠呼吸疾病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124-132.[7] 中国睡眠研究会. 2025 睡眠白皮书 [R]. 北京: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
[8] SHIINA K. Obstructive sleep apnea-related hypertens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strategy[J]. Hypertension Research, 2024, 47: 3085-3098. https://doi.org/10.1038/s41440-024-01852-y[9] 李学禹。熟睡迎接每一天![M]. 台湾:方舟文化出版社,202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