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桂黔“天字号”旅游联盟洽谈会上,明确提出将继续打造跨省联动旅游线路,着力打造河池巴马旅游区主题精品旅行线路,规划热点旅游线路和研学主题线路,扎实推进“串珠成链”工程,探索省际文旅融合发展,为全国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提供样本。
“天字号”联盟,通过建立客流互送、数据共享、联合营销等机制,实现了资源要素的高效流通。跨省旅游直通车线路的开通,实现了桂黔两地景区的无缝衔接;景区联票、酒店互通、导游互认等举措,降低了游客的出行成本,提升了旅游体验。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旅行社与景区“流量共享、成本共担”模式,使喀斯特地貌、红水河峡谷等分散资源得以串联成链,形成“地质奇观+民族文化”的复合型产品体系。这种机制不仅增强了区域旅游的吸引力,更推动了文旅产业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的转变。
文旅融合的精髓在于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体。在“字号”联盟的推动下,桂黔两地的文化资源焕发出新的活力。贵州平塘县依托“中国天眼”IP,开发出“星空露营+科普研学”等特色产品,使科技与旅游相得益彰,桂黔文化魅力也正转化为旅游收益。
“天字号”联盟紧扣市场需求,打造了一系列差异化产品。巴马长寿养生资源催生了康养旅居新业态,订单量同比翻番;乐业天坑群开发的“地心探秘”研学课程,成为粤港澳学生暑期实践的热门选择;天峨红水河流域推出的桨板漂流、山地骑行、自由潜水等户外运动产品,带动了沿线民宿入住率的提升。这些产品的推出,不仅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更形成了“流量反哺产品,产品创造流量”的良性循环。
文旅融合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上,更体现在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上。桂黔两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旅融合的宝贵财富。联盟通过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将其融入旅游活动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与力量。未来,应继续挖掘地方人文魅力,精心培育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暖的文化旅游项目产品,让文旅融合成为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桂黔“天字号”旅游联盟的实践表明:打破地域壁垒、深化区域协作、形成全域联动,既能破解旅游资源“散弱小”难题,又能培育文旅经济新增长点。随着《“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以及《2025广西旅游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落实,探索和深化“文旅+百业”,提振文旅消费。期待更多县域以制度创新激活资源禀赋,以业态升级满足人民期待,共同书写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新篇章。(甘应鑫)